业界不少人认为内地的金融科技较香港普及,香港的优势仅仅就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不过,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接受本刊访问时澄清当中一些谬误,就是香港的金融科技多样化,如信用卡、网上银行、转数快等,而非单一的电子支付。由此可见,香港金融科技的整体发展,在亚洲区内绝对占据领先地位。亦正因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还有背后的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庞大市场,具备良好的生态圈,所以吸引不少中外金融科技企业进驻香港,研发新技术。
香港金融科技在全球位列前沿位置与香港是著名国际金融中心密不可分。香港现有超过600家金融科技公司,包括一些独角兽企业、国际知名的研究中心及创新实验室等,为全球初创企业迅速拓展的首选城市之一。
在这些金融科技企业里面,有8家独角兽〈估值逾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以及3间位列毕马威金融科技100强的企业。目前香港的金融科技初创企业中超过70%的创办人来自海外或内地,希望利用香港作为桥梁,争取境外业务;至于来自外国的金融科技公司则以香港作为亚太总部,扩充业务,利用香港进军内地市场。陈浩濂表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全球首100大银行中,有逾70家在香港经营,超过29家跨国银行在港设置地区总部,都是促使香港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一大原因。」
採百花齊放政策 讓消費者自行選擇
在金融科技发展上,特区政府一直采取百花齐放的政策,不论是电子货币包、跨境支付、虚拟银行、合规科技、保险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资产等等均鼓励多线发展,并没有先后缓急之分。「以本地电子支付为例,已经超过九成市民利用电子支付,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但政府没有倾向鼓励市民选用那一种电子支付,而是百花齐放,让消费者自行选择。」
金管局于2018年推出支付金融基建—转数快,由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负责运作,在香港推行实时支付,全日24小时为消费者及商户提供安全、有效率及便捷的零售支付服务。转数快在个人及商企层面均能提供崭新选择及体验,以不同货币〈港元及人民币〉进行实时支付。据陈浩濂透露,四年来,转数快已开设了超过900万个识别代号,市场渗透率极高,深受广大市民欢迎。
今年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宣布利用手机钱包派发消费券,一下子有超过300万人为此而特地开设电子货币包。陈浩濂强调,「我们会继续利用不同政策推动电子支付,派发消费券是其中一项举措。从这次派发电子消费券来看,显示我们的电子支付市场十分成熟,而且多元化,并不是只有单一的移动支付。政府不论在金融基建还是推出相关政策,都会继续朝着这方面发展推进。」
事实上,在推动金融科技同时,为相关科研企业提供诱因鼓励开发新技术同样重要。虽然说香港本身具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背靠祖国的庞大市场,足以吸引海外企业来港开发新技术,但对于本地一些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仍然需要有实际行动来扶持。
陈浩濂指出,为支持金融科技公司,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推出「拍住上」金融科技概念验证测试资助计划 ,旨在鼓励传统金融机构伙拍金融科技企业就创新金融服务产品进行概念验证测试。「假如金融科技公司找到金融机构合作,研发新产品的话,每个项目资助十万港元;如果研发的产品比较复杂,牵涉跨境使用,资助额可达到十五万港元。」
(详细内容,请阅读《CAPITAL 资本杂志》十二月号)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