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FinTech) 为本港具优势的四大创科发展范畴之一,数码港行政总裁任景信表示,香港在发展金融科技领域有先天优势,除为国际金融中心外,拥有优秀专业人才,加上政府政策支持下,数码港成为本港最大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基地,已聚集逾400 家相关企业,随着国家重点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在数码港孵化的初创可借着数码港的平台在大湾区发展,协助开拓内地市场,长远有助本港跨境金融科技互联互通。


据数码港提供的数字,近年数码港园区的初创企业数目增长迅速,2003年自今培育了约1,700间企业,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已属一个不错的数字,比起三年多前的2018年只有1,000多间,在短短三年间已有六、七成的增长。在全港约600间金融科技初创中,更有逾半数来自数码港;全港12间独角兽企业中,则有5间来自数码港。

成功孵化虚拟银行保险企业

任景信表示,数码港已成为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孵化平台。他说:「政府发了4个虚拟保险牌照,全都是数码港园区的公司,另再发了8间虚拟银行的牌照,首2家开业的也是数码港园区的公司。」

另一方面,特区政府与数码港合作,积极投入资源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先后推出多项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的计划及措施,包括资助金融科技企业开设新职位的「抗疫基金金融科技人才计划」、提升金融业界数码能力的「数码港金融从业员金融科技培训计划」,以及鼓励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的「拍住上」金融科技概念验证测试资助计划,多方面为金融科技界注入动力,并协助初创把握市场机遇。

任景信提及,在新冠疫情出现后,为应对业界面临的困境,特区政府推出「抗疫基金金融科技人才计划」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为期一年的薪金资助,开设全职职位,每个职位每月薪金资助上限港币10,000元,总额12万元。计划自推出以来,已有超过700个来自初创企业及金融科技企业的申请获得批准,创造近520个新职位;在「数码港金融从业员金融科技培训计划」方面,计划于去年 3 月至10月举行,目的是加深金融从业员对金融科技的了解,丰富香港金融科技人才库,促进金融科技在传统金融行业的应用,推动行业数码转型。计划吸引来自49间金融机构超过1,200 位金融从业员参与,据悉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将再度推出计划,并扩大参与资格范围,让更多来自不同机构的金融从业员了解金融科技的最新趋势,促进科技应用。

至于「拍住上」金融科技概念验证测试资助计划,任景信提及,主要是推动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就创新金融服务产品,进行概念验证测试(Proof-of-concept),每个获批的项目可获最多10万元资助,涉及跨金融界别或跨境应用等项目,最多可获15万元资助。他续指,计划促成93个科技初创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项目,超过七成获得资助的计划来自数码港金融科技企业,合作项目包括支付系统、绿色金融、「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ESG)等崭新领域。他说:「项目涉及香港与大湾区及东盟等地区的跨境应用,包括数码港初创企业与内地规模庞大的金融服务机构推行跨境电子贸易及支付平台,拓展跨银行交易清算服务,促进大湾区跨境金融业发展。」他指3大计划有助金融科技在港永续发展。

(详细内容,请阅读《CAPITAL 资本杂志》十二月号